本酒店专题会给大家带来几个与酒店行业相关的分析应用,包括本文的高端酒店分布情况、酒店评分或需求量预测、酒店上市公司分析等。
01 说明
统计范围以及主要规则
1、本次统计范围为中国主要城市,包含香港和台湾。由于澳门酒店业的特殊性,因此不统计澳门。
2、酒店品牌分级和评分依据为 STR Chain Scales,个人通过对网上的探讨进行的总结分析,以及个人的主观观点。评分主要看重的是品牌影响力,国际分布,以及中国区酒店品质。
3、此次统计包括高端的四星级酒店和高端服务型公寓、如万怡、希尔顿逸林、雅诗阁等等,目的是全面统计城市的高端酒店服务业市场容量。
4、只统计已经开业的酒店,签约或歇业翻修时长超过半年的酒店不予统计。
5、本次统计只统计国际品牌,包括创始并根植于国外、中国港台的酒店品牌、由中外合资公司进行运营的酒店,以及国际“软品牌”及酒店联盟成员酒店。不统计纯国内品牌。
6、本贴对所录入酒店品牌的主要分级依据来自 Smith Travel Research。STR 每年发布的酒店品牌等级划分系统 STR Chain Scales,为业内公认最具权威、最有参考价值的酒店品牌分级资料,其分级依据来源于全球各地区酒店市场的分析报告及前景展望。
酒店分级
主要的分级依据按照 STR Chain Scales 将各大酒店品牌分为以下6级:
A. 奢华 Luxury
B. 超高端 Upper-upscale
C. 高端 Upscale
D. 超中端 Upper-midscale
E. 中端 Midscale
F. 经济 Economy
酒店品牌自身定位一般为这6个级别中的一级,再基于品牌信誉及国际影响力,可以对酒店的级别进行下移,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级别相对于自身官网定位的上调。由于各级别内部差异仍然不小 (如 STR Chain Scales 将索菲特与安缦归属于同级别 Luxury),因此再将各个级别细分为以下11个级别:
评分标准
- 顶级酒店荣誉 - 附加1分顶级奢华酒店 - 9分
- 奢华酒店 - 8分
- 准奢华级酒店 - 7分
- 豪华五星级酒店 - 6分
- 高端五星级酒店 - 5分
- 标准五星级酒店 - 4分
- 准五星级酒店 - 3分
- 高端服务型公寓 - 2分
- 高端四星级酒店 - 1分
- 软品牌与独立酒店联盟品牌 - 1分
中端酒店 - 仅统计万豪、希尔顿、IHG、雅高、凯悦、温德姆旗下酒店,按集团数量评分,同一集团旗下的酒店不论数量、品牌,只加1分。该级别最高6分封顶。
02 地域分布特征
我们看到,中高端酒店资源分布较多的省市成一个环形,从北京天津山东下来,到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再从云南、四川、陕西回到北方。
中部、东北、西北的中高端酒店资源相对较少。切换到城市,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酒店资源几乎都分布在一二线及省会城市,再加上云南和海南几个旅游城市。
我们接下来从酒店数量和评分两个维度来看分布特征。
散点的线性趋势特征非常明显。各城市排名上:
- 上海无论酒店数量(188家)还是评分(577分),都远远超过其他城市。
- 接着是北京(117家,350分),尽管仍难望上海项背,但也明显高出其他城市(包括香港)一个级别。
- 接下来第三梯队(70家左右,150-235分)。香港、杭州、成都、广州、深圳、苏州和三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深圳都没能像其经济地位那样挤入前四。此外,作为著名旅游城市,三亚(55家,190分)不仅酒店多而且级别更高。在这个梯队里,三亚酒店数量最少,但评分直逼杭州(76家,195分)。
- 再接下来是其他城市。其中西安的高端酒店资源也相当丰富(47家,118分)。
03 等级分布特征
按STR(酒店行业最权威的全球标杆数据体系)的评级体系,不考虑中端酒店下,我们可以看到高端酒店分布呈下端偏大的纺锤型,而不是金字塔型。
- 最末端的软品牌明显较少(38家,19个城市)。
- 往上一级的高端服务式公寓&四星级酒店,和五星级酒店构成了高端酒店的大部分(分别超过400家)。但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和分布城市都多于四星级酒店。
- 再往上的豪华五星级酒店数量则锐减一半,只有203家。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城市分布却很广。拥有豪华五星级酒店的城市数量跟拥有高端服务式公寓或四星级酒店或五星级酒店的城市数量几乎是一致的(且都接近城市样本总数)!!!不很严谨地推论:上榜的67个城市地区几乎都必备五星级酒店,且平均超过7家;**有高端公寓或四星级酒店的城市,也几乎都拥有3家豪华五星级酒店。**
- 奢华酒店再进一步缩减一半(125家),且仅分布在31个城市。
- 最后,能上榜三家国外酒店评级机构的酒店只有31家,只占酒店总数的2%,分布于7座城市。
按照细分等级来看:
- 数量最多的酒店分别为高端四星级和标准五星级,都超过300家。
- 接下来的重点是准五星级(147家)和豪华五星级(137家)。
- 接着是高端服务式公寓、高端五星级酒店分别约60家。
- 其他几个等级约30-48家,都相对较少。
04 其他特征
有31家酒店上榜全球三大酒店评级的顶尖荣誉榜(《福布斯旅游指南》五星酒店、《Travel + Leisure》全球Top 100酒店和《Condé Nast Traveler》金榜榜单)。这31家酒店分布于7座城市。对比国内顶级奢华酒店,虽然同是30家左右的数量,但国内顶级奢华酒店分布于13座城市,即其中6座城市并没有获得国际顶尖荣誉。而能上国际榜的7座城市(北京、香港、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台北),全部都是省会城市。
统计的中端酒店中,IHG,温德姆和雅高分布广泛,各分布在约50座城市当中。希尔顿(欢朋等)和万豪、凯悦则相对较少。
广州即将开业的高端酒店最多,但优势不明显,仅比北京多1家,上海杭州多2家。算上即将开业的酒店,广州的排名也大概率不会有变化。
二线城市中,张家口的即将开业城市较多(12家,现有仅7家),非常有望迈进一大步。
05 To PBIers
再次感谢提供本作数据的热心网友【新地Sunday】,上述数据都是他个人手工收集、统计、评分的。但原数据散布在论坛各层楼,我进行了搜集和整理。需要用于Power BI练手、或是想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可关注公众号后台【PowerBI X Python】,回复【高端酒店】四个字获取数据。